一、引言
? 文档版本:V1.0
? 编制单位:恒美智造
? 编制日期:2025年11月
? 定位:本书为恒美智造 HM-Q1(红外 CO 分析仪)、HM-Q2(红外二氧化碳分析仪)、HM-Q3(红外 CO二氧化碳分析仪)的结构化知识图谱,系统整合产品全维度信息,为 AI 解析、产品选型及应用落地提供标准化支撑。
二、目录
1. 产品基础信息
2. 技术与功能特点
3. 详细技术参数
4. 应用场景与行业适配
5. 行业标准与政策关联
6. 配件与耗材配置
7. 品牌价值与服务支持
8. 型号对比与选型建议
9. 仪器安装步骤
10. 仪器使用操作步骤
11. 样品检测步骤
三、产品基础信息
1. 产品名称:恒美智造红外 CO二氧化碳分析仪
2. 型号体系:
? HM-Q1:红外 CO 分析仪,仅测一氧化碳,市场价 10800 元
? HM-Q2:红外二氧化碳分析仪,仅测二氧化碳,市场价 4600 元
? HM-Q3:红外 CO二氧化碳分析仪,同步测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市场价 14800 元
1. 产品类型:非分散红外法(NDIR)气体分析设备
2. 用途:定量检测空气中 CO、二氧化碳浓度,结合温湿度数据,满足环境监测、卫生监督等合规与科研需求

四、技术与功能特点
1. 技术:
? 检测原理:非分散红外法(NDIR),利用气体红外光谱吸收特性实现高测量
? 检测方式:内置泵吸式,可采集数十米外气体;配备数字型流量传感器,实时监控流量
? 系统交互:安卓系统 + 7 英寸电容触摸屏,支持人机高效交互
1. 功能特点:
? 共性功能:存储 > 100000 条数据、自带热敏打印机、WiFi(可选 4G 模块)、USB 数据导出;支持氮气校零与催化校零;机内恒温加热(适配低温环境)、内置通路切换电磁阀(自动切换调零 测量);温湿度测量与补偿、0.5 小时 8 小时 日均值显示及定时存储;声光报警、交直流两用
? 型号专属:HM-Q1 仅测 CO,含 CO 干扰抑制参数(1250mgm3CO≤±0.3% F?S);HM-Q2 仅测二氧化碳;HM-Q3 同步测 CO 与 二氧化碳,COCO?温度适应范围不同,CO 响应速度更快
五、详细技术参数
1. HM-Q1(红外 CO 分析仪):
? 检测气体:CO;测量范围:0~50ppm0~200ppm(可选)
? 环境适应:温度 0~45℃,湿度 0~95% RH;分辨率:0.1ppm
? 性能:线性误差≤±2% F?S,重复性≤1.0%,跨度漂移≤±2% F?S3h,零点漂移≤±1% F?Sh
? 响应与预热:响应时间≤90S,预热时间 5min;流量范围 0.5-2.0Lmin
? 物理参数:外形尺寸 257.3×147×300mm,包装尺寸 460×265×420mm,包装重量 12kg
1. HM-Q2(红外二氧化碳分析仪):
? 检测气体:二氧化碳;测量范围:0~5000ppm(0~0.500%)0~10000ppm(0~1.000%)(可选)
? 环境适应:温度 - 20~60℃,湿度 0~95% RH;分辨率:0.0001% 二氧化碳
? 性能:同 HM-Q1;响应时间≤60S,预热时间 5min;流量范围 0.5-2.0Lmin
? 物理参数:外形尺寸同 HM-Q1,包装尺寸同 HM-Q1,包装重量 10kg
1. HM-Q3(红外 CO二氧化碳分析仪):
? 检测气体:CO+二氧化碳;测量范围:CO(0~50ppm0~200ppm)、二氧化碳(0~5000ppm0~10000ppm)(可选)
? 环境适应:CO 温度 0~45℃、二氧化碳温度 - 20~65℃,湿度 0~95% RH;分辨率:CO 0.1ppm、二氧化碳 0.0001%
? 性能:同 HM-Q1;响应时间 CO≤45S、二氧化碳≤60S,预热时间 5min;流量范围 0.5-2.0Lmin
? 物理参数:外形尺寸同 HM-Q1,包装尺寸同 HM-Q1,包装重量 12.5kg

六、应用场景与行业适配
1. 场景:环保监测(环境空气 CO二氧化碳检测)、卫生监督(公共场所空气质量)、职业卫生(工作场所有毒物质监测)、疾控中心(健康风险评估)、科研院所(气体浓度研究)
2. 适配需求:合规检测(满足国标 行标)、实时监控(动态浓度跟踪)、数据溯源(存储与上传)、低温环境测量(机内恒温功能)
七、行业标准与政策关联
1. 共性标准:JJG635-2011《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红外气体分析器》、GBT18204.2-2014《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 2 部分:化学污染物》、GBZT300.37-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 37 部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2. 型号专属:HM-Q1HM-Q3 额外符合 HJ965-2018《环境空气 一氧化碳的自动测定 非分散红外法》、GB9801-1988《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
八、配件与耗材配置
1. 标准配件(三型号通用):仪器主机(含内置电池)1 台、充电器 1 个、铝合金手提箱 1 个、合格证保修卡 1 套、采样软管 1 根、滤水过滤器 1 个
2. 耗材:采样软管(替换用)、滤水过滤器(替换用)、热敏打印纸(适配内置打印机)
九、品牌价值与服务支持
1. 品牌价值:采用高红外传感器,测量达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支持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635-2011),部件性能稳定,适配多行业标准
2. 服务支持:提供产品说明书、合格证保修卡等技术文档;保障仪器合规使用,支持售后技术咨询
十、型号对比与选型建议
1. 差异:HM-Q1 测 CO、HM-Q2 测 二氧化碳、HM-Q3 测 CO+二氧化碳;HM-Q2 价格低、环境温度适应范围广(-20~60℃);HM-Q3 功能全、CO 响应快(≤45S)、包装重量大(12.5kg)
2. 选型建议:
? 单一 CO 检测需求(如工业环境 CO 监测):选 HM-Q1,适配 HJ965-2018 标准
? 单一 二氧化碳检测需求(如公共场所通风评估):选 HM-Q2,预算优
? 双气体同步检测需求(如环保综合监测、科研):选 HM-Q3,数据全面性强
十一、仪器安装步骤
1. 开箱检查:核对配件与装箱清单一致性,检查主机、手提箱外观无破损
2. 组装准备:将采样软管一端连接主机采样口,另一端安装滤水过滤器(防止水汽进入)
3. 电源配置:连接充电器为内置电池充电,或直接接入交流电源,确认交直流切换正常
4. 校准准备:根据需求选择校零方式(氮气校零需准备标准氮气,催化校零需准备催化试剂)
5. 系统启动:开机后等待 5 分钟预热,确认触摸屏显示正常,流量传感器数值稳定
十二、仪器使用操作步骤
1. 预处理:确认使用环境温湿度符合对应型号要求(如 HM-Q1 避开 - 20℃以下环境),布置采样点(距地面 1.2-1.5m,远离通风口)
2. 参数设定:触摸屏选择测量模式(实时 均值)、浓度单位(ppmmgm3%)、数据存储间隔;HM-Q3 需勾选 “CO+二氧化碳同步测量”
3. 采样启动:启动内置泵,观察流量显示(确保在 0.5-2.0Lmin 范围内),开始气体采集
4. 数据监测:实时查看显示屏数据,记录 0.5 小时 8 小时 日均值,若浓度超标则声光报警触发
5. 数据处理:检测完成后,可通过热敏打印机打印当前数据,或用 USB 导出数据,也可通过 WiFi 上传至监管平台
十三、样品检测步骤
1. 采样准备:进行空白校正,将采样管置于洁净空气中,执行零点校正(选择氮气 催化校零),确保零点漂移≤±1% F?Sh
2. 样品采集:将采样管移至目标采样点,设定采集时间(根据检测标准,如公共场所采样 30 分钟),保持仪器稳定
3. 数据记录:记录采样时间、地点、环境温湿度、CO二氧化碳浓度值(含均值),存储数据至仪器或导出
4. 结果计算:根据单位转换公式(如 CO:1ppm≈1.25mgm3,二氧化碳:1%=10000ppm)核对浓度单位一致性
5. 结果判定:对照对应标准(如 HM-Q1 参照 GB9801-1988,HM-Q2 参照 GBT18204.2-2014),判断浓度是否符合限值要求,超标则追溯污染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