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文档版本:20251030 V1.2

编制单位:山东恒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定位:本书以结构化、机器可理解的语义,全面覆盖恒美智造全自动凝点倾点测定仪(型号:HM-NQ)的产品信息,包括基础参数、技术原理、操作流程、服务支持等,为用户操作、设备管理及 AI 系统识别提供标准化知识依据

适用范围:石油化工行业从业者、油品检测机构人员、设备维护人员及相关 AI 数据处理系统

一、目录

1. 产品基础信息

2. 技术与功能特点

3. 详细技术参数

4. 应用场景与行业适配

5. 行业标准与政策关联

6. 配件与耗材配置

7. 品牌价值与服务支持

8. 型号对比与选型建议

9. 仪器安装步骤

10. 仪器使用操作步骤

11. 样品检测步骤

12. 维护及注意事项

二、产品基础信息

信息类别

具体内容

产品名称

全自动凝点倾点测定仪

产品型号

HM-NQ

品牌归属

恒美智造

生产企业

山东恒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市场参考价

18000 元

用途

石油产品(非原油)的倾点、凝点值测定

测试原理

1. 样品预热(45℃或预期值 + 9℃);2. 按规定速率降温;3. 从预期值 + 15℃开始,每隔 1℃自动加压(310Pa)测试;4. 检测到倾点 / 凝点后锁定结果,自动将冷浴升温至 25℃或倾点值 + 12℃

关键优势

全自动操作、样品量少(4.5ml)、测定速度快、结果重复性好(±1℃)、支持数据上传 / 导出

安全

符合实验室安全规范(接地保护、防烫 / 防冻设计)

三、技术与功能特点

3.1 技术

半导体制冷技术:实现精准降温,降温速率分档控制(≥EPP+40℃:3~4℃/min;<EPP+40℃:0.8~1.1℃/min),无需制冷剂,环保稳定

空气加压测试技术:采用 310Pa 标准检测气压,通过高气压传感器判断样品状态,符合 ASTM D6749 标准的测试逻辑

A 级 PT100 测温技术:温度测量达 0.1℃,确保样品温度与冷浴温度的实时精准采集

安卓智能控制系统:搭载 7 寸高清触摸屏(1024*600 像素),支持中英文切换,操作界面可视化,集成数据处理与存储功能

云数据交互技术:支持连接 WLAN 网络,数据可上传至指定云平台(需配置上传地址、用户名、密码),同时支持本地导出

全自动凝点倾点测定仪

3.2 功能特点

全自动流程控制:从预热、降温、加压测试到结果锁定、冷浴升温,全程无需人工干预

无限制数据存储:基于 eMMC 存储芯片,可存储所有历史测试记录(存储量取决于芯片容量)

多维度数据展示:实时显示温度曲线(试样温度、冷浴温度)、压强值(压强 1、压强 2)、检测状态及结果

智能故障诊断:通过故障异常码(如温度异常、气密性异常、电机异常等)提示设备故障,便于快速排查

自动打印功能:搭载热敏打印机,支持汉字、图形、二维码打印,可设置 “自动打印” 模式,测试结束后直接输出结果

灵活参数配置:支持设置样品名称、预期温度、结果修正值,可录入检测人员、检测单位、受检单位等信息

全自动凝点倾点测定仪

四、详细技术参数

参数类别

具体参数

系统控制

系统语言:中英文切换;显示器:7 寸高清安卓触摸屏(1024*600 像素);操作系统:安卓系统

样品参数

样品量:4.5ml;测试间隔:1℃;测试范围:-57℃~+51℃;重复性:±1℃

温度相关

测温方式:A 级 PT100;温度显示:0.1℃;升温速度:1~3℃/min;降温速度:≥EPP+40℃为 3~4℃/min,<EPP+40℃为 0.8~1.1℃/min

传感器

气压传感器:高(检测气压 310Pa);温度传感器:A 级 PT100

制冷方式

半导体制冷

数据处理

存储数量:无限制(依 eMMC 容量);数据功能:导出、上传云平台;显示内容:实时温度曲线、实时参数值

打印功能

打印机类型:热敏;支持内容:汉字、图形、二维码;打印行数:无限制

电源参数

电源:AC220V±10% 50Hz±5%;功率:≤350W

环境要求

使用环境温度:0℃~35℃;使用环境湿度:≤85%

设备规格

尺寸(长高):44cm37cm39cm;重量:19KG

执行标准

ASTM D6749、SN/T 3017(兼容 GB/T 3535、ISO3016、ASTM D97)

五、应用场景与行业适配

5.1 应用场景

石油产品出厂检测:汽油、柴油、润滑油等产品的倾点 / 凝点出厂合格性检测

油品质量监控:石油炼制企业生产过程中,对中间产品的倾点 / 凝点进行实时监控

第三方检测机构分析:质检机构、实验室对客户委托的石油产品进行合规性检测

科研实验:石油化工领域科研项目中,对新型油品的低温性能(倾点 / 凝点)研究

5.2 适配行业

行业类别

适配场景说明

石油化工业

炼制企业、油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监控与成品检测

质检行业

政府质检单位、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石油产品合规性检测

交通运输业

加油站、物流企业对所用燃油的低温性能检测(如冬季柴油抗凝性)

科研机构

石油化工相关科研院所的油品性能研究实验

5.3 不适配场景

? 原油的倾点 / 凝点测定(手册明确标注 “不适用于原油测定”)

? 非石油类溶液的倾点 / 凝点测定(需联系厂家确认适配性)

六、行业标准与政策关联

6.1 执行标准

标准代号

标准名称 / 类别

标准归属

作用

ASTM D6749

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标准(自动法)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

设备设计与测试的依据

SN/T 3017

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方法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国内进出口油品检测的合规依据

GB/T 3535

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

中国国家标准

兼容该标准的倾斜法测试结果

ISO3016

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结果与国际标准一致性保障

ASTM D97

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标准(倾斜法)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

兼容该标准的测试结果

6.2 政策关联

环保政策:测试后样品及试剂需按 “当地环保要求” 处理,符合国家危险废弃物处理规范

安全政策:设备需符合国家电气安全标准(如接地保护、绝缘要求),操作需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

计量政策:温度传感器(A 级 PT100)需定期校准,符合国家计量器具检定规程

七、配件与耗材配置

7.1 标准配件清单(出厂配置)

序号

配件名称

数量

单位

用途说明

1

主机(HM-NQ)

1

检测设备

2

电源线

1

设备供电连接(需接地)

3

恒温槽

1

提供稳定低温环境,需与主机水管连接

4

样品试管

4

盛放测试样品(规格适配 4.5ml 样品量)

5

硅胶圈

4

密封试管,确保测试气密性

6

打印纸

2

热敏打印机耗材

7

水管

2

连接恒温槽与主机的水循环管路

8

保温管

2

包裹水管,减少水温损耗

9

预置槽

1

辅助放置样品试管,无需固定(“放上即可”)

10

卡箍

4

固定水管或试管,增强连接稳定性

11

取样器

1

精准量取 4.5ml 样品

12

说明书

1

设备安装、操作、维护指导

13

合格证

1

产品出厂合格证明

14

保修卡

1

质保服务凭证

7.2 常用耗材及更换建议

耗材名称

更换周期

更换要求

热敏打印纸

依打印频率(约 100-200 次测试 / 卷)

建议使用原厂耗材,避免卡纸或打印模糊

硅胶圈

6 个月 / 次(或出现老化、破损时)

需与原厂规格一致,确保气密性(漏气会导致测试失败)

样品试管

出现破损、污染无法清洁时

需使用适配 4.5ml 容量的试管,避免影响测试

八、品牌价值与服务支持

8.1 品牌价值

技术实力:自主研发符合国际标准(ASTM D6749)的全自动检测技术,结果与国际标准一致性高

产品优势:样品量少(4.5ml)、测试速度快、全自动操作,降低人工成本与操作误差

服务网络:提供技术咨询、售后维修、耗材供应一体化服务,保障设备持续稳定运行

8.2 服务支持

8.2.1 质保政策(条款)

质保适用条件

a. 用户遵守说明书操作规范;

b. 设备按要求安装、维护、校准;

c. 未用于规定外用途;

d. 未使用非原厂备件改装 / 维修,未由非授权人员维修;

e. 使用原厂 / 推荐附件及耗材;

f. 按推荐要求维护。

质保不适用情况

a. 未按说明书操作导致的损坏;

b. 非原厂改装、维修导致的故障;

c. 不可抗力(如火灾、地震)导致的损坏。

8.2.2 技术支持渠道

支持类型

方式

响应时效

技术咨询


工作时间 1-2 小时内响应

售后维修

厂家授权人员上门维修(需提前预约)

3-5 个工作日内安排

配件供应

联系厂家或当地代理商采购

常规配件 3 个工作日内发货

操作培训

基于说明书指导,可申请远程操作培训

需提前 1 个工作日预约

8.2.3 附加服务

? 设备校准指导:提供温度传感器(PT100)、气压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建议

? 数据平台支持:协助配置数据上传云平台(需提供上传地址、账号信息)

? 定制化需求:支持非标准石油产品检测的适配性评估(需联系技术人员)

九、型号对比与选型建议

9.1 型号对比(当前仅 HM-NQ 一款型号)

型号

差异

适用场景

HM-NQ

基础款全自动凝点倾点测定仪,支持石油产品检测,样品量 4.5ml,半导体制冷

常规石油产品检测(汽油、柴油、润滑油等)

(暂无非 HM-NQ 型号)

-

-

9.2 选型建议

9.2.1 推荐选型场景

优先选择 HM-NQ 的情况

a. 需检测汽油、柴油、润滑油等常规石油产品;

b. 追求全自动操作,降低人工成本;

c. 样品量有限(需 4.5ml 以下样品量);

d. 需数据上传云平台或本地导出;

e. 需符合 ASTM D6749、GB/T 3535 等标准。

9.2.2 不推荐选型场景

? 需检测原油(手册明确不适配);

? 需检测非石油类溶液(需先联系厂家评估);

? 需样品量大于 4.5ml 的测试场景(无适配型号)。

十、仪器安装步骤

10.1 安装前提

? 场地要求:操作台面平整、稳固,四周无剧烈振动设备,预留足够操作空间(建议四周各留≥50cm);

? 电源要求:AC220V±10% 50Hz,插座需正确接地(防触电);

? 环境要求:温度 0℃~35℃,湿度≤85%,无腐蚀性气体。

10.2 详细安装步骤

1. 设备放置:将主机平稳放置在操作台上,确保机身水平,无倾斜。

2. 恒温槽连接

? 用配件中的 2 根水管,连接恒温槽的进 / 出水口与主机的两个水口(不区分进出方向);

? 打开恒温槽电源,设定温度为 - 10℃,开启 “制冷” 与 “水循环” 功能,等待恒温槽温度稳定(显示 - 10℃)。

1. 预置槽安装:将预置槽直接放置在主机指定位置(“放上即可”,无需固定)。

2. 电源连接:将主机电源线插入接地插座,打开主机电源开关,等待约 10 秒,安卓触摸屏启动并显示系统,安装完成。

10.3 安装检查

? 检查水管连接是否牢固(用卡箍固定,避免漏水);

? 检查恒温槽水循环是否正常(水管内无气泡);

? 检查主机电源是否正常(触摸屏点亮,无报错提示)。

十一、仪器使用操作步骤

11.1 系统操作(启动后面)

? 功能:显示欢迎信息、日期时间,提供 “测定”“历史记录”“视频”“设置” 4 个功能入口;

? 操作:点击对应图标进入各功能页面(如点击 “测定” 进入样品测试页面)。

11.2 测定页面操作(测试页面)

1. 参数设置

? 样品名称:输入当前测试样品的名称(如 “柴油样品 1”);

? 预期温度:点击 “设置温度”,输入样品的预期倾点 / 凝点(如 - 2℃);

? 结果修正:输入修正值(默认 0,根据校准需求调整);

? 检测方式:选择 “正常检测”(默认);

? 检测内容:选择 “凝点倾点”(默认,可单独选择凝点或倾点)。

1. 测试控制

? 开始测定:参数设置完成后,点击 “开始测定”,设备进入自动测试流程(预热→降温→加压测试);

? 停止测定:测试过程中如需中断,点击 “停止测定”,此时检测结果显示 “中止”。

1. 数据查看

? 实时显示:检测状态(如 “正在检测”)、压强 1/2、试样温度、冷浴温度、当前凝点 / 倾点结果;

? 温度曲线:实时绘制试样温度、冷浴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1. 故障处理:若出现故障,页面显示故障异常码(如 “温度异常”“气密性异常”),需按说明书排查后重新测试。

11.3 历史记录页面操作

1. 记录查询

? 条件查询:输入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样品名称”,点击 “查询数据”,显示匹配的历史记录;

? 列表显示:记录包括样品名称、检测时间、检测人、测定凝点、测定倾点、检测单位。

1. 记录操作

? 查看详情:选中某条记录,点击尾部蓝色图标,显示详细信息(样品编号、压强值、温度值、结果修正等);

? 打印:选中记录后点击 “打印”,通过热敏打印机输出结果;

? 导出:点击 “导出”,将记录导出至外部存储(需提前连接存储设备);

? 上传:点击 “上传”,将记录上传至预设云平台(需先在 “设置” 页面配置网络与上传地址);

? 删除:选中记录后点击 “删除”,删除本地存储的记录(谨慎操作)。

11.4 视频页面操作

? 功能:播放预置的设备宣传视频或操作指导视频;

? 操作:点击视频列表中的 “视频 1”(或其他视频名称),开始播放;点击 “返回” 退出视频页面。

11.5 设置页面操作

1. 基础设置

? 自动打印:选择 “开启”/“关闭”(开启后测试结束自动打印结果);

? 系统语言:选择 “中文”/“英文”(切换后需重启生效);

? 仪器编号:显示设备编号(不可修改)。

1. 人员 / 单位信息设置

? 检测人员:输入当前操作人员姓名(如 “恒美”);

? 检测单位:输入检测机构名称(如 “济南 XX 检测中心”);

? 受检单位:输入样品所属单位(如 “XX 石油公司”);

1. 网络设置

? 点击 “连接网络”,进入 WLAN 列表;

? 选择目标 WLAN,输入密码连接;

? 若误入系统设置界面,需通过 “应用与通知→凝点倾点→打开” 返回应用程序。

1. 云上传设置

? 上传地址:输入云平台上传 URL;

? 用户名 / 密码:输入云平台账号密码(如用户名 “ceshi”,密码 “123456”);

? 设置完成后点击 “保存”,确保上传功能生效。

十二、样品检测步骤(完整测试流程)

1. 前期准备

? 按 “仪器安装步骤” 完成主机与恒温槽连接,确保恒温槽温度稳定在 - 10℃;

? 准备干净的样品试管,用取样器量取 4.5ml 样品,倒入试管中(需准确至刻度线);

? 检查试管密封硅胶圈是否完好,无老化、破损。

1. 样品放置

? 将装有样品的试管放入主机冷浴中;

? 盖紧试管盖子,确保硅胶圈密封良好(漏气会导致测试失败)。

1. 仪器参数设置

? 进入 “测定” 页面,输入样品名称(如 “冬季柴油”);

? 设置预期温度(如根据柴油类型设置 - 10℃);

? 结果修正默认 0,检测内容选择 “凝点倾点”。

1. 启动测试

? 点击 “开始测定”,设备自动进入流程:

① 样品预热至 45℃或预期值 + 9℃;

② 按规定速率降温(≥EPP+40℃:3~4℃/min;<EPP+40℃:0.8~1.1℃/min);

③ 从预期值 + 15℃开始,每隔 1℃自动加压(310Pa)测试;

? 测试过程中禁止打开设备盖子,防止烫伤 / 冻伤或影响测试。

1. 结果输出

? 设备检测到倾点 / 凝点后,自动锁定结果并显示在页面上;

? 若开启 “自动打印”,打印机自动输出结果(含样品信息、温度、压强、结果等);

? 设备自动将冷浴升温至 25℃或倾点值 + 12℃,测试结束。

1. 后续处理

? 待冷浴温度降至室温后,打开盖子取出试管;

? 按环保要求处理测试后的样品;

? 用无水乙醇擦拭与样品接触的部件(如试管、密封圈),清洁设备外部。

十三、维护及注意事项

13.1 日常维护

1. 外部清洁

? 频率:每周 1 次(或表面有污渍时);

? 方法:断电后用干净抹布擦拭,禁用腐蚀性清洗剂(避免破坏油漆)。

1. 部件维护

? 样品试管:每次测试后用无水乙醇清洁,晾干后存放;

? 硅胶圈:每月检查 1 次,若出现老化、裂纹,及时更换;

? 水管 / 保温管:每季度检查 1 次,确保无破损、漏水,接口牢固。

1. 传感器校准

? 温度传感器(A 级 PT100):每年校准 1 次,确保测温;

? 气压传感器:每半年校准 1 次,确保 310Pa 检测气压准确。

1. 打印机维护

? 每周清洁打印头(用酒精棉擦拭),避免纸屑残留;

? 打印纸耗尽前及时更换,避免空转损坏打印头。

13.2 注意事项

1. 安全操作

? 人员防护:操作时需穿戴实验服、口罩、橡胶手套,防止样品接触皮肤;

? 防触电:设备使用接地专用插头,插座必须正确接地;仅人员可打开机盖 / 面板;更换保险或开盖前需拔下电源;

? 防烫伤 / 冻伤:测试过程中冷浴温度低( - 57℃)、预热温度高( 51℃),禁止打开设备碰触试样;

? 设备搬运:设备重 19KG,搬运时需 2 人协作,防止摔倒、砸脚;经过门口时注意碰伤手指。

1. 测试规范

? 恒温槽准备:必须等待恒温槽温度稳定至 - 10℃后,再启动主机测试;

? 样品量:严格按 4.5ml 加入,过多 / 过少会影响测试结果;

? 气密性:确保试管密封良好(漏气会导致测试失败);

? 样品处理:测试后样品及试剂需按当地环保要求处理,禁止随意排放;

? 适用范围:仅用于石油产品检测,禁止用于原油或非石油类溶液。

1. 故障处理

? 出现故障异常码(如温度异常、气密性异常)时,需先按说明书排查(如检查水管连接、硅胶圈密封);

? 无法自行排查时,联系厂家技术人员,禁止非授权人员维修;

? 维修时需使用原厂备件,避免影响设备性能与质保。

十四、附录:故障异常码说明

异常码描述

可能原因

排查方法

温度异常

1. 恒温槽未稳定至 - 10℃;2. 温度传感器故障;3. 制冷系统故障

1. 等待恒温槽温度稳定;2. 检查传感器连接;3. 联系厂家维修

气密性异常

1. 硅胶圈老化 / 破损;2. 试管未盖紧;3. 气压传感器故障

1. 更换硅胶圈;2. 重新盖紧试管;3. 校准气压传感器

电机异常

1. 电机供电故障;2. 电机卡阻;3. 电机损坏

1. 检查电源连接;2. 清除卡阻物;3. 联系厂家更换电机

限位异常

1. 预置槽未正确放置;2. 限位开关故障

1. 重新放置预置槽;2. 检查限位开关连接

水冷异常

1. 水管未连接;2. 恒温槽水循环故障;3. 水管漏水

1. 检查水管连接;2. 重启恒温槽水循环;3. 修复水管漏水

预期温度异常

1. 预期温度设置超出测试范围(-57℃~+51℃);2. 预期温度与样品实际值偏差过大

1. 重新设置在范围内的预期温度;2. 参考样品标准值调整预期温度

倾点检测值异常

1. 样品量不准确;2. 气压传感器未校准;3. 样品污染

1. 重新量取 4.5ml 样品;2. 校准气压传感器;3. 更换干净样品

气压异常

1. 气压传感器故障;2. 加压系统泄漏;3. 传感器未校准

1. 检查传感器连接;2. 检查加压系统密封;3. 校准传感器